如何做好“周末家长”
由于父母工作日的繁忙,下班时间晚,现在很多的家庭模式是——平时宝宝周一到周五由祖父母或外公外婆带,而双休日则是宝宝的爸爸妈妈带,爸爸妈妈大多成为了“周末家长”。那么,要成为一个优秀的“周末家长”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?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在自己的陪伴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呢?
0岁到6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,培养情商的关键时期,这个时期的教育将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心理健康。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是因为孩子出生后和父母就应该建立依赖关系,没有父母庇护的孩子,容易缺乏安全感,长大后会缺乏自信。其次是隔代教育会影响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。有些祖辈过于溺爱以及教育理念不同等原因,会让孩子在心理上存在内向、自卑、不善于交流等问题。因此,作为父母,无论多忙都要抽点时间多陪陪孩子。
解决:每天抽半小时陪伴
面对父母工作繁忙抽不开身的情况,如何才能让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呢?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。在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“周末父母”能做的就是多争取时间,陪伴孩子。
首先,不管是多忙多累,回到家中父母都应该自己照看孩子、陪伴孩子。陪伴并不是单纯和孩子在一起,而是有一定的技巧。年轻父母要采用高质量的方式,给予孩子有效的陪伴。比如讲故事、做游戏以培养孩子的情商。想要有效陪伴孩子,家长就要打破把孩子托付给老人、学校、老师的心理。家长最好每天抽出半个小时陪伴孩子,这种陪伴不是监督、指责、抱怨的方式,而是以游戏、学习、共同生活的陪伴为主。
另外,如果无法住到一起,在教育孩子方面祖辈和父辈一定要达成教育共识。两代人要多沟通,互相学习。才能教育好孩子。不过,父母的教育是谁也无法复制、无法替代的。身为父母,切不可完全把孩子的教育权移交给老人。同时,老人也应帮忙做好沟通感情的桥梁,在孩子面前多提父母,说明父母的情况。
第三,可以利用周末带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,锻炼身体、做游戏;或者参加聚会,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,增强孩子的交际能力。不过,在参加聚会时,要事先了解清楚有哪些孩子参加,都有哪些年龄的孩子参加;然后,要给孩子准备他们要玩的东西或者游戏,让他们在聚会的时候有事情可做,有好玩的节目;还要提前和孩子沟通好,告诉孩子要去干什么,引起孩子参加聚会的兴趣;在聚会中,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表现好的大孩子的榜样作用,引导宝宝学习如何对人有礼貌,如何与人交往。
第四,即便是要分开,也不要欺骗孩子。许多家长总是喜欢在自己无奈要离开的时候采取欺骗的手段,觉得孩子过一会儿自然就会忘记,但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。其实孩子的理解能力是很强的,在你要离开的时候,可以如实告诉他,你不得不离开的原因,孩子是可以理解和明白的。欺骗的手段只会加深孩子的不安全感与对父母的不信任感,这不可取。
不管采取何种方式,陪伴永远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。这里的陪伴,不一定是全天候的陪伴,而是有效的陪伴,特别是对于“周末父母”来说,学会有效陪伴孩子就显得非常重要。与孩子见面时,父母要多注意亲子沟通,最好定期看望孩子。分开时,可以每天通电话,让彼此记得对方。